当前位置: 主页 > 天剑狂刀BT页游 >

鬼节已过,真实的“百鬼夜行”,到底是怎么样的?(2)

时间:2025-01-15 18:12来源:8N.org.Cn 作者:天剑狂刀私服 点击:

到了江户时代,妖怪不再是人们所畏惧的对象,而是渐渐转化为大众茶余饭后的娱乐谈资。正是这样的时代里,画家鸟山石燕把种种妖怪的概念从民间传说中抽离,应运而生的便是前所未闻的“妖怪百科全书”——《画图百鬼夜行》。

其中出现的妖怪形象形成了近代日本妖怪文化的基础,也造就了今日人们对于(日本)妖怪的认知。

鸟山石燕的作品共四册:《画图百鬼夜行》《今昔画图续百鬼》《今昔百鬼拾遗》《画图百器徒然袋》,这些作品中共记录了207种妖怪。

与传统的妖怪创作集中表现恐怖感不同,鸟山石燕更加注重有趣的元素,用隐喻和讽刺的手法,融入现实主义元素。

比如,吃人肉的“古库里婆”是为了讽刺当时僧人的贪得无厌,作为僧人的妻子,这类妖怪的所有收入都来源于人们的贡献:

鬼节已过,真实的“百鬼夜行”,到底是怎么样的?

当时的日本,很多僧人不仅娶妻生子,很多还腰缠万贯,丝毫没有“看破红尘”的样子。鸟山石燕在原文中引用了元代文学家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的内容:“僧妻名梵嫂之由,事见《辍耕录》。”

妖怪“高女”则是为了讽刺当时最大的红灯区吉原游廊:

鬼节已过,真实的“百鬼夜行”,到底是怎么样的?

吉原游廊为江户时代最大的花街,面积约为两万平方米,全盛时期有数千名妇女在此地工作。

“五德猫”这种可爱又滑稽的妖怪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文人:

鬼节已过,真实的“百鬼夜行”,到底是怎么样的?

鸟山石燕在正文中说,这只猫是他梦中所得,实际上是为了调侃《平家物语》的作者信浓前司行长。这位大文豪在在写作时,由于忘记了“七德舞”中的两德,被同僚们戏称为“五德君”。只是没想到他是个开不起玩笑的主,一怒之下选择隐居山中,自此不问“江湖”之事。另外,“七德舞”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所创。

一个小小的妖怪,居然饱含深意,这就是鸟山石燕的妖怪世界。

不过,鸟山石燕创作的原文十分简单,大部分都只有图和简单的介绍:

鬼节已过,真实的“百鬼夜行”,到底是怎么样的?

鬼节已过,真实的“百鬼夜行”,到底是怎么样的?

为了更真实还原大师所描绘的精神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丰富、动人的日本妖怪文化,下面要推荐的这本《手绘彩色百鬼夜行》,可谓在内容和装帧上都下足了工夫。

图书在致敬经典的基础上,不仅完全收录了鸟山石燕创作的所有207只妖怪,还对这些妖怪进行了追根溯源。一来是补充原书内容,二来是根据日本当地的传说,让妖怪们的形象更加完善和立体,让你彻底看懂每个妖怪的前世今生。

这也是迄今为止仅有的收录全部207个妖怪的全本彩绘版《百鬼夜行》。

鬼节已过,真实的“百鬼夜行”,到底是怎么样的?

比如,身为妖王之一的玉藻前居然和妲己还有渊源,而且,根据日本的传说,这位妖狐还在印度做过王妃:

鬼节已过,真实的“百鬼夜行”,到底是怎么样的?

再比如,妖怪“犬神·白儿”也是“进口”的:

鬼节已过,真实的“百鬼夜行”,到底是怎么样的?

在这本书中,你甚至还能找到降服妖怪的方法:

鬼节已过,真实的“百鬼夜行”,到底是怎么样的?

百鬼夜行到现在已经创作了200年,这是首次推出彩绘版本,由灵魂画手阿郎与Garie上色,尽显百鬼诡魅:

鬼节已过,真实的“百鬼夜行”,到底是怎么样的?

仅仅是看这些,还不够过瘾。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本《百鬼夜行》最可贵的地方,是对日本的妖怪文化本身进行了溯源。如同各国神话一样,奇形怪状的妖怪背后,折射的是基本的人情与国情:

鬼节已过,真实的“百鬼夜行”,到底是怎么样的?

鬼节已过,真实的“百鬼夜行”,到底是怎么样的?

当然,作为收藏版,手卡是必须有的:

鬼节已过,真实的“百鬼夜行”,到底是怎么样的?

想要深入了解日本妖怪文化,读这一本就够了。

原标题:《鬼节已过,真实的“百鬼夜行”,到底是怎么样的?》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