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天剑狂刀BT页游 >

探访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安康故事(2)

时间:2025-01-17 18:23来源:8N.org.Cn 作者:天剑狂刀私服 点击:

8e994d7e-5bc6-428f-9ae4-baeb7286c949.jpg

朱鹮在石泉县城关镇丝银坝村草池湾觅食。

日前,20多只朱鹮在汉阴县城区景观桥附近河边漫步、觅食、飞翔……呈现出一幅优美和谐的生态画卷。

生态美,鸟来栖。朱鹮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东方宝石”,是一种对生存环境要求非常苛刻的鸟类。随着安康生态环境的逐年改善提升,朱鹮也从城市的“稀客”变成了“常客”。

兴水 端牢“生态碗”培育新业态

爱水、护水,水因人而“净”,人因水而兴。“一泓清水”激活安康百业发展“一池春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年来,安康人民有付出,亦有收获。

山脚下,一个个“圆桶鱼缸”整齐排列,随着饵料的一抛一撒,成群的鱼儿翻腾跃动,争相觅食,水花四溅……这是在岚皋县四季镇木竹村陆基养鱼基地看到的一幕。

“养鱼是个细致活,一定要注意观察,技术方面有啥不懂的要及时和县上的技术员联系,千万不能有任何的闪失。”木竹村相关负责人向渔场的工作人员嘱咐道。

据介绍,木竹村今年结合全县开展的和美庭院建设,共投资120余万元,在县水利局的支持下,把海拔1000米山上的水引下来,分别在3组的田坝子和4组老街2个点建起24个大圆桶,发展陆基养鱼,7月间已投入中华鲟鱼1.5万尾。

“现在每天平均出货5万件!”安康龙王泉富硒矿泉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产品不仅入驻安康各大商超,更远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成都等地。

安康水资源总量占全省的61%,也是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区。全市102处泉点满足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要求,发展包装饮用水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3年实现产值2.2亿元。

如今的瀛湖,湖面纤尘不染,水色湛蓝澄净,犹如镶嵌在汉江上游的一颗瑰丽的明珠。水岸之上,昔日养鱼捕鱼的渔民,在政府的帮助引导下,发展了茶果种植业,开起了民宿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据介绍,安康聚力打造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和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深化“旅游+”“康养+”战略,“毛绒玩具+文旅”主题活动持续强劲引流,全市建成4A级旅游景区19个,以休闲度假、康养民宿为重点的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

石泉县城关镇丝银坝村草池湾,村民们大面积发展有机稻田,通过采取不施化肥农药、适当“留白”不种粮食等措施,提高泥鳅、黄鳝等鱼的繁殖力,使“落户”于此的朱鹮能够获得充足的食物。

88eeab27-2cb0-4ace-9531-e1e0267ed508.jpg

安康汉江龙舟节。

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安康立足资源禀赋,发扬生态优势,已经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转型之路。

从富硒茶,到养殖业、包装水、预制菜、生态游……近年来,安康市以旅游带动为突破,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先后确定了富硒食品、生态旅游、新型材料、现代物流、毛绒玩具、秦巴医药、交通装备、消费电子8条市级重点产业链,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全市生态友好型产业占GDP比重达85%,绿色工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80%,把生态“高颜值”变为经济“高价值”。

同时,安康市还积极探索创新绿色低碳发展,围绕破解“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搭建全省首个GEP核算制度体系和GEP自动化核算平台,发布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等5项研究成果。组建运营10个县级生态资源公司,申报入库“恒口示范区生态环境导向开发”“富家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等6个EOD项目,实现涉秦岭区域首宗林业碳汇交易。获评国家低碳试点优良城市。

把生态环境保护好了,人们才能更长远地发展;而只有人们发展好了,才能从根本上巩固住环境保护的成果,安康市始终践行其中。

从南到北,共饮一江水。

安康守的是南水北调的“清水井”,护的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安康市委宣传部供稿/图)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