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天剑狂刀私服发布 >

消逝中的北京“动批”:最大市场世纪天乐闭市

时间:2024-12-30 20:34来源:8N.org.Cn 作者:天剑狂刀私服 点击:

消逝中的北京“动批”:最大市场世纪天乐闭市

本报记者 朱萍 北京报道

导读

“动批”这个北京人熟悉的“地名”,是北京二环西北角的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随着各个市场的搬迁,“动批”将逐渐成为“历史名词”。取而代之的,除了有高科技、金融等高精尖产业,还有更多的绿地、更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更好居住环境。

10月6日下午6点,“动批”(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规模最大的市场世纪天乐国际服装市场(以下简称“世纪天乐”)正式闭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留意到,当天上午11点左右,几个组的保安都已经做好了清场准备,有序的站在路边,拿着提示商户顾客禁止入内的牌子。上午12点,是世纪天乐商户、顾客能进入的该市场的最后截止时间。

与“平静”的保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躁动”的商户。他们在做最后的搬迁,没有太多的时间用来感慨与怀旧。商户们将“忙碌”的身影维持到了最后一刻,打包、搬货、清场的过程伴随着汗水与嘈杂声。

车梅将自己在“动批”的所有物品都打包扔进了一辆大众车里。东西太多,后备箱盖不上,旁边又响起了每次装/卸货时保安的催促声,于是她就让后备箱盖敞着,迅速启动车辆。

在开走的那一刻,车梅忍不住又回头望了一眼世纪天乐市场。她在这里奋斗了15年,这是一个承载她青春回忆的地方。

与很多商户一样,车梅拿到了一笔搬迁补偿金,但她并不打算离开北京,而是在“动批”搬迁消息传出时就开始逐渐转型做电商。去年,电商收入就已经超过了她在“动批”市场的收入。

“‘动批’在城区中心位置,经常造成交通拥堵,各种私搭乱建存在各种隐患和问题,所以搬迁是必须的。在解决拥堵等问题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商业价值促进产业升级。”6日,北京市西城区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向记者指出。

消逝的“动批”

“动批”这个北京人熟悉的“地名”,是北京二环西北角的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这里是北方最大的服装批发商圈,主要服装批发市场包括金开利德、世纪天乐、东鼎、聚龙、天和白马、众合、天皓成等。随着各个市场的搬迁,“动批”将逐渐成为“历史名词”。

“动批”也是一代人的记忆,包括车梅这样的商户,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批发零售商、北京当地人等。此次关闭的世纪天乐市场,从2005年8月开业,至今已经营12年。摊位数3200余个,从业人员9700人,是“动批”中面积最大、商户最多的市场。

最热闹时,“动批”年营业额达到两百多亿元,日均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而如今的“动批”市场日均人流量不到1万人,加上自2014年北京市执行《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以来,“动批”市场内商户两年多保持“零增长”。

“以前,每天凌晨从全国各地来进货的车都会在这排着,准备进场。我们雇人卸货然后挑选好的款式摆出,早上5-6点开始等着批发商拿货,下午3-4点我差不多就撤了。”车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做了数字手势。她有点犯困,以往她都会在临近中午这个点就打个盹,因为早上起得太早。

10多年前,当车梅第一次到“动批”的时候,她就被这的人流吸引,她喜欢这样的热闹。她是浙江人,家里就有亲戚开服装厂,不愁货源,于是她租了摊位开始干,既当老板,又当导购。那年她还不到20岁:拿出单子写下货号、单价和数量,手指飞快地在计算器上摁出总价,批发商交钱拿货……

上午9-10点后,大客户基本都已结束进货,很多顾客都是“零售”、“补货”的,其中还有来自人大、北大等附近的大学生。车梅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她把衣服都标记上价格,跟其他商户一样不讲价。

“动批”不仅让车梅恋恋不舍,刘可同样为它驻足。在得知世纪天乐要关闭后,10月6日上午刘可特意开车拐过来,因为“动批”旁边停车紧张,她只好将车停在邻近世纪天乐的三里河路上,而且停车费并不便宜。

“上大学时,我们几个同学会经常一起在这买衣服,有的款式好看而且很便宜,就看你会不会淘。”刘可说,她们总结出经验,买衣服的时候要装成小店进货的,不说“买衣服”而是说“拿货”,再拿个大黑塑料袋在手上,导购开价都会便宜些。在“零售”阶段,很多衣服都是之前买家挑完剩下来的,要仔细挑选防止有“残次品”。

相对于北京王府井、西单、三里屯等走高端路线的商圈,“动批”以便宜著称。虽然因为主打批发兼营零售,这里不能试衣服、没有精美包装,店主也往往没有时间跟顾客客套,但是淘到便宜好货的乐趣不仅吸引全国各地的批发商,也吸引了众多散客,早年间甚至有“没去过‘动批’,不算北京人”的说法。

“我有一件5块钱的长衫,上面还有刺绣的,现在还在穿,你能想象一件衣服就5块钱?5块钱能买什么?”刘可说起来有点小激动,语气更多的是带着一点点骄傲。

漫漫搬迁路

刘可停车的那条路离“动批”世纪天乐只有500米。路上的保安说,这里什么时候车都停得满满的,从凌晨3-4点开始,陆续就有全国各地的货车到来,周边道路严重拥堵。倘若坐地铁,每逢五一、十一等高峰时期,地铁四号线的动物园站又常常因为人太多而甩站不停车。

“每天早上上班开车走这条路都是噩梦。”毗邻“动批”市场的一名北京天文馆工作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有时候天文馆正常的活动都会受到影响,希望这些批发市场能尽快搬迁。

北二环的“动批”市场,位于西直门附近,铁路交通、地铁交通、公共交通枢纽都聚集在一起,每天人流量数十万。平时查看实时路况地图时,这一片几乎每天都是拥堵的红色。

这样的状况也让北京市的领导们焦心。

在2013年初西城区两会上,时任区委书记王宁表示,动物园地区有2万多个服装批发商,每年给西城经济带来效益约6000万元,但政府支付的交通、环境等管理费用超过1亿元。

核心市区人口过于稠密,造成严重的城市病,交通、住房、上学、就医、资源和环境都难以承受巨量人口带来的挑战。“东西城区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疏解了10多万本地户籍人口,又被外来的20万人口填充了,区里上交市里的报告显示,相关从业的外来人口有37万。”北京市人大代表王维平表示。

而另一组可供对比的数据来自中关村西城园,园区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可产生160亿元的财富。相比每年只给西城区经济带来约6000万元效益的“动批”,产业升级可带来商业价值的整体提升。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