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的出现,更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死亡的重新思考。1968 年,哈佛大学成立一个委员会,意在建立一种以神经标准为基础的死亡定义。在最终报告中,该委员会将死亡部分描述为 " 不可逆的昏迷 ",并将这一术语与今天所谓的 " 脑死亡 " 几乎等同使用 [ 2 ] 。 并非所有人都接受这种做法 [ 3 ] ,一位研究者甚至称这一建议从一开始就是 " 生物伦理学家的梦魇 " [ 4 ] 。当时,何时停止生命维持治疗的问题并没有与何时认定一个人已经死亡的问题区分开来。该委员会主席、哈佛麻醉学家亨利 · 比彻(Henry Beecher)曾在报告中提到这样一种设想:未来医院中会有大批 " 无望清醒 " 的病人占据宝贵床位、消耗巨大资源。与此同时,也有人担心过早宣告死亡可能只是为了尽快启动器官捐献程序。 这张照片展示了左侧脑部血管造影,显示有血流;右侧脑部没有血流,就像脑死亡患者那样。 Sparkman Media 1981 年,《统一死亡认定法》(UDDA)的通过,部分争议得以平息 [ 5 ] 。UDDA 是美国的一项示范性法律,旨在帮助各州制定统一的死亡政策。UDDA 试图调和心肺死亡观与脑死亡观,将死亡定义为心跳与呼吸功能的不可逆终止,或整个大脑(包括脑干)功能的不可逆终止。之所以强调脑干,是因为它控制着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自动功能。由此,UDDA 所采用的 " 全脑死亡 " 模型也就有别于只关注意识的 " 高级脑死亡 " 模型。 今天,医疗专业人员在宣告一个人死亡时,仍依照 UDDA 的标准进行。这也标志着随之而来的法律、社会和临床流程的启动,包括器官捐献、哀悼仪式及遗产处理等。 斯坦福大学生物医学伦理中心主任大卫 · 马格纳斯(David Magnus)指出,过去 40 年来,UDDA 在整体上 " 非常成功地实现了其目标 "。"UDDA 是一项惊人成功的政策——每年有数千万人去世,而我们并不会经常围绕他们是否真的死亡发生争议,这都得益于这些标准的存在," 他说," 但话虽如此,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法律文本中的表述与临床实践中的具体操作之间,存在不匹配的地方,因此,我们又开始重新审视这些定义。" 关于如何定义死亡,很多争论源于缺乏一致的测试标准,即,我们该用哪些方式来验证死亡是否真正发生,同时也涉及哲学层面:我们应在多大程度上将哲学因素纳入医学或法律判断? 例如,自 UDDA 颁布以来,研究人员发现,下丘脑(一个调节食欲、睡眠和激素分泌的脑区)往往在死亡后仍能继续运行一段时间。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下丘脑的供血路径与大脑其他部分不同。尽管大部分脑区依靠颈动脉供血,但下丘脑还可通过名为 " 威利氏环 "(Circle of Willis)的动脉网获得血流。 脑血管造影显示的椎基底动脉和后脑血液循环前 / 后供血情况,以及威利氏环及其一条供应血管的后视图。 Sparkman Media 医学界普遍认为:下丘脑的活动并不能证明某人仍然存活,但有医生建议应在死亡判定中加入对该区域的额外测试。若采纳这一提议,就需对 UDDA 的内容进行修订——尤其是对 " 整个大脑功能终止 " 这一表述的修改。 波兰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的生物伦理学家彼奥特 · 诺瓦克(Piotr Nowak)指出,过去几十年中,已有多个案例表明,法律对于临床死亡的模糊规定可能导致混乱。其中许多争议围绕 " 意识 " 的存在——而这在当前尚未有一套明确的医学检测体系。 最著名的案例之一是贾希 · 麦克马斯(Jahi McMath)。2013 年,这位 13 岁的加州女孩在扁桃体切除术后出现并发症,被宣告脑死亡。但其家人拒绝接受这一宣判,决定继续维持其生命支持系统。在接下来的 4 年中,麦克马斯不仅继续发育,进入青春期,还似乎表现出一些反应性行为,如轻微的动作变化和心率波动。最终,她于 2018 年死于肝功能衰竭。 The Independent 麦克马斯的经历,呼应了其他一些案例:有些人在长时间被判定为脑死亡后恢复意识;而动物研究也表明,在猪死亡数小时后,大脑的某些功能仍可被部分恢复 [ 6 ] 。" 很显然,我们对自身意识的理解仍极不完善,而这种无知,正在使得我们的医疗与政策选择变得更加困难。" 诺瓦克说。 随着医学领域不断发展,特别是一些临床创新以及它们所揭示的人脑特性,越来越多的生物伦理学家、医学专家、法律人士、倡导团体代表及其他相关人士开始聚集起来,重新思考 " 大脑死亡 " 究竟意味着什么。其中有一个名为 " 世界脑死亡项目 "(World Brain Death Project)的组织正致力于建立一个国际化的脑死亡判断框架 [ 7 ] ;在美国,一组专家于 2021 年召开会议,评估《统一死亡认定法》是否需要更新。该小组虽然一致认为有必要修订该法案,但未能就具体内容达成统一共识,因此这项法律至今仍保持原样。 尽管如此,参与会议的马格纳斯指出,这些讨论依然富有成果,它汇聚了众多关注死亡及其定义问题的顶尖思想者。马格纳斯本人也在会议中提出了一个名为 " 神经 - 呼吸概念 "(neuro-respiratory concept)的新定义 [ 8 ] 。他指出,这一标准可以帮助澄清当前的一些困惑。依据该标准,如果一个人因脑部受伤导致 " 意识能力、自然自主呼吸能力以及脑干反射功能的永久丧失 ",就可以被宣告死亡。马格纳斯表示,这种措辞与目前医学专业人员所使用的最常见死亡判定标准更加一致。 他补充道,如今这类讨论尤为重要,因为近年来围绕 " 脑死亡人体 " 进行的各种医学实验——从器官移植到药物输送等领域的成功尝试——已将这一问题重新带回公众视野。例如,2016 年,一家名为 Bioquark 的公司宣布了一项颇具争议的计划,拟通过向新近去世患者的大脑注入干细胞及其他物质,试图再生神经元。 尽管该公司的尝试最终未获成功,但其中一位原始参与医生仍将该方向的研究延续至今,截至去年,他已在约 30 具尸体上进行了类似实验。2024 年,一项新的尝试成功将一具猪肝移植至一位 " 活体尸体 " 体内(获得了临床上死亡者家属的许可),该器官在体内正常运作了十天后被取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