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殷盛琳 编辑 | 王珊瑚 从大厂到大专 芒果现在的办公室在三楼,窗户挨着树梢,每次拉开窗帘,满眼流淌着绿色。再远处是教学楼,行走其间的,是一张张青春的脸。很多时候,办公室只有她一个人,中午还能在行军床上眯一会儿。 这样 " 美妙 " 的瞬间里,她才确切感受到,从互联网大厂来到大专院校做老师的意义——人不是非要窝在格子间里,只有去茶水间时才能瞄一眼云朵的。 在此之前的两年,她都以为那样的环境是 " 正常 " 的。 2022 年,芒果研究生毕业,凭借丰富的实习经历,顺利拿到 500 强地产、互联网、国企以及公办高校等不同领域的 offer。她最终选择入职互联网公司做市场营销——高薪、福利以及相对宽松的氛围对应届生而言仍然具备吸引力。 当时,她有过 3 年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室友则目标明确,只想进入体制或高校——当芒果忙着各个大厂刷简历时,对方在学校做起兼职辅导员,并最终入职一所双非一本院校做辅导员。 两年后,芒果才真正理解室友当时的选择。 她所在的互联网公司效益下滑,组织架构调整、裁员的危机始终围绕。工作一年多,部门就被裁掉了 30%,半年后,又要进行架构调整。虽然 " 手术刀 " 并没有对准她,但在那样的职场环境里,未雨绸缪几乎是本能——没人知道下一个被通知离开的是不是自己。 芒果的工作内容也从原本的信息流投放变成外部拓展,每天要去外面谈合作,以及整理大量的链路数据。她感到厌倦,像被困在固定系统上运转的螺丝,工作成就感变得稀薄。 2024 年腰斩的年终奖给了她最现实的推动力。芒果决定寻找新的出路。趁着 " 金三银四 ",她打开招聘软件看机会,但发现自己一个简历都不想投——那些岗位工作内容差不多,薪酬有的更高一点,但虚无感是相似的。她可以想象那样的节奏:开不完的会,无休止的 KPI、数据与营收。 芒果想起毕业时那份高校的 offer,有了重新选择的冲动,比起互联网企业的高工资,她更想拥有松弛的生活。她找当时的研究生室友了解了一些情况,决定将目标定在公立大专院校的专任教师岗位。 这也是许多离职打工人理想的 " 岸 " ——有编制,稳定,时间自由,可以享受寒暑假。门槛低,大部分岗位只需要硕士学历。网红教师张雪峰早就推荐过这条小众赛道," 既无课业压力,也无科研压力 "。相比起非升即走的大学老师,以及教学任务繁重的中小学老师,大专老师显然轻松很多。近些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专科院校侧重 " 双师型 " 教师队伍建设,招聘教师时,也更注重实践经验。 经过漫长的笔试、面试与政审,2024 年 8 月,一切尘埃落定,芒果向老板提了离职。 入职大专后第一个学期,她暂时没什么事情要忙,参加完学校培训后,变得很清闲。那段时间,芒果处在转行的焦虑期:如果一直做大专教师,薪资腰斩不说,想再转回企业就很难了。 她接到过猎头打来的电话,给出的年薪比之前还要高 30% 左右,她答应先聊聊看。线上一面、二面都很顺利,三面要到线下的公司面聊。 但当她走进那家企业所在的办公楼,开始感到强烈地不适。"HR 把我带过去,我才发现,天,为什么一层楼可以容纳那么多人?坐在边上的工位,旁边连阳光都照不到。" 芒果说,那样的场景瞬间把她拉回了之前工作的状态。她当即决定放弃," 就算面试过了我也不去了 ",即便薪酬腰斩,她也觉得在学校工作要比互联网公司快乐很多。 她不想回到小小的工位,像都市里的精致囚笼,下班走出大楼,才能看到日落,如果加班,出去的时候天就黑了,连夕阳都看不到。 ●办公区示意图。IC photo 芒果说,,当时她已经在学校待了两个多月,一走进学校鸟语花香的,还能看到很多青春的脸。人一旦感受过自由,就不愿再回到那样的地方。 她开始拥有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前在企业,只有 7 天年假,每次有旅行计划都要各种拼凑。但现在,寒暑假是大专老师固定 " 福利 "。去年暑假,她去了一趟西宁,又去看了河西走廊的起点,再绕道武威。寒假去了三亚和海口。 在互联网公司工作时,每次通勤回到家里她只想躺下刷手机,工作对精神的消耗是巨大的。但现在,她会跟着电视跳帕梅拉,整个人 " 活 " 了过来。芒果说,她也计划进入人生新的阶段了,可能会生一个孩子。这在企业里,是女性不得不面对的职场瓶颈,但在学校要包容很多。 互联网痕迹与大专老师打怪升级之路 从大厂转到大专的这半年,芒果明显感觉 " 变慢 " 了。时间的流速变缓,开会、沟通的效率也在变低。" 跟她们沟通的时候废话非常多,给我布置任务的时候,他们不会说背景是什么。" 这在互联网公司是不可想象的,那里的数据、流程、目的都很清晰。" 互联网不可能花一下午时间开会,大家磨皮擦痒,然后什么意义都没有。" 连工作使用的系统效率都是不同的。芒果说,学校的教务系统非常古早,完全不注重人的使用体验,如果去换课或者调课,进入系统找个确认键都要好半天,工作效率变得极低。 即使已经有意识避免在与同事的聊天中使用 " 互联网黑话 ",但大厂留在她身上的痕迹远比想象中更多。 芒果会不自觉地像在互联网公司分析 OKR(目标与关键结果)一样拆解大专老师的工作。她目标明确,在入职后就问教研室主任要了评职称的文件。" 我做的任何事情是围绕着评职称来的,在学校里面你做其他事情没什么用,只有评职称工资才会往上升。" 这是另一条等级分明的路径: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但不同院校的具体要求会有差别。芒果所在的这所公办大专,从助教评讲师,要求是具备一定额度的课时量、发一篇论文,并且有两年兼职辅导员的经历。另外,每年会有年末考核,除了上课外,监考、带学生参加比赛都有相应的分值。如果比赛能拿奖,分数高,被评为 " 优秀 ",就能在评职称时有优先资格。 她说,在大厂工作时,总有领导或绩效指标像一双 " 眼睛 " 一样盯着你,现在这份目光消失了,但那种惯性还在。芒果说,在大专,需要 " 自驱力 "。 ●资料图 IC photo 她的工作依照职称 " 地图 " 展开。除了常规上课,芒果在帮教研室的副教授做课题,虽然是边边角角的工作,但也能积累经验。辅导员的机会暂时轮不到她,她就积极带学生参加比赛。 |